CHEN RUO BING

色彩,色彩

树才

色彩?是的。除了色彩,还是色彩。色彩之上,还是色彩。当然,色彩之外,还有别的……

陈若冰的绘画专注于对色彩的探索。他所创造的艺术空间,被广义地归于“色彩绘画”。色彩即世界!这就是陈若冰的绘画给我留下的强烈印象。

当“色彩”以一幅画的形式呈现的时候,我发现,画面本身是如此简单、明净,同时又是如此幽深、模糊,我只能睁大双眼,专心地“凝视”……面对陈若冰的画,一个观者能做和该做的,也许就是“凝视”!是的,仅仅是凝视,而不需要任何判断。

当我“凝视”陈若冰的这些画:它们就悬挂在我的眼前,这些色块、色形、色点,以及这些色形、色块和色点之间的相互关系,我的思绪顿时陷入某种中断式的空白之中。这些色彩绘画,这些打在画面上的灯光,还有展厅里的这种氛围,它们不容置疑地“在”那里,仿佛自在之物,古来如此,又仿佛人为选择,随意涂抹……它们究竟在“表达”什么呢?就在目光一看再看之际,我的内心似乎已经有什么东西被触动,被唤醒。我沉默着,似乎暗中领会了画家画这些色彩时的某种用意,某种心情。色彩溢出画布,沿着墙面蔓延,如同被激发出来的想象力。

色彩的本义是颜色,但常常用来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。所以,陈若冰的绘画决不仅仅是探索“颜色”本身,而是通过“色彩”(这种绘画的形式),表达他的内心和对世界的理解。在“色彩”中,他隐秘地叙述,也克制地抒情。他的绘画邀请观者在“色彩与色彩之间”(简朴的几何图式) 的张力关系中,来分享他极具个性的视觉经验。

色彩绘画,如同任何别的伟大艺术,探索色彩和世界、色彩和色彩之间无限的可能关系。依我的理解,它是世界“在纯粹色彩形式中”的存在。它注定是抽象的,而不是具象的。它也是对塞尚“所有视觉形式皆源于最单纯的几何形体”这一原理在色彩意义上的实现。它的表达,也许就是“不表达”。它的“少”,就是“多”。它同时是满溢,又是空无。它满足于色彩几何体的自在状态。

作为艺术家,陈若冰是从中国的水墨画和书法出发的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他创作的那些“纸上水墨”,表明他深谙简洁之道。那时,陈若冰沉浸于色彩的“黑白空间”。实际上,中国的水墨画和书法就建立在“黑—白”之间无穷微妙的关系上!所有其他“色彩”只是黑白之间的某种过渡色:赤、橙、红、绿、青、黄、紫……

到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之后,陈若冰师从当代德国色彩绘画大师高博纳先生,从此,他真正开始了对色彩的探索。黑白空间顿时扩展为色彩世界:在黑白之间,过渡性的色彩就太丰富了!可以说,从黑白空间出发的陈若冰,从一开始就在探索色彩世界,只不过到了欧洲,尤其是师从高博纳先生之后,他更自觉地把自己向每一种“色彩”敞开,把“色彩绘画”视作自己艺术的存在形式。

在陈若冰的画面上,色彩不是单一,而是丰富,不是奔向极端,而是呈现“关系”。陈若冰的每一幅画都是精心布局过的:形状各异的色彩符号之间,彼此的关系安排得巧妙而合宜,有一种只可意会的匀称和美。作画之前,胸中已有布局,作画之时,一切任凭直觉,陈若冰就是这样来解决智力和感性之间的矛盾。如果说他的老师高博纳的“色彩”侧重于绚烂和强烈,因为他的内心常常迸发出燃烧似的激情,那么陈若冰的“色彩”就倾向于静美和匀称,它们呼应着陈若冰淡雅的灵性和含蓄的气质。

通过对色彩的同时对比使用,陈若冰的绘画常常闪烁出一种跳跃着的荧光色。它完全来自艺术家对色彩关系的微妙把握:多层次透明着色的技艺。毕竟,颜色本身是感觉材料,而不是感觉。感觉材料是私有的,它直接呈现给使用它的画家本人,但画家只在对“颜色”有所感觉时才会作画,所以说,一幅色彩绘画在完成后,需要观者去感觉—感觉画家倾注在画面色彩里的“感觉”。一次感觉不够,那就再感觉一次!色彩绘画中的视觉内涵,永远需要通过观者的“凝视”被再次“感觉”出来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色彩绘画如同任何神秘事物一样,它是因“被凝视”而存在。

陈若冰用这么多时间、精力和专注,去面对这么单调而具体的众多色彩,这需要非同寻常的激情和冷静。但他相信,通过“色彩”,他足以呈现整个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。在陈若冰那里,色彩即表现,即所表现之世界,因为每一种色彩既有它的物理表面,也有它的情感内层。
陈若冰是有信念的:一切最简单的,归于色彩;一切最复杂的,也必归于色彩。色彩无所不在。凡肉眼可见之物,都有形状和色彩,而形状只是不同色彩之间的分界线勾勒出来的,我们抹去色彩之间的分界线,物体就只剩下色彩,如同地图上的海洋,只是蓝色,蓝色内部的深浅不同。

陈若冰的画面所呈现的,不是单一色彩,而是众多色彩,即便是单一色彩,他也放置了一个或数个几何体(正方形、长方形、梯形、三角形等)。他的绘画更多地呈现为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组合,除了组合出色彩,也凸现出形状。他的色彩绘画不是“除了色彩,什么都没有”,而是一种可辨认的抽象的叙述。

通过色彩的简洁,陈若冰表达万物的繁杂。他力求超越具象的过分真切,来表现想象的无限丰富。别人画山,画水,他画色彩,仿佛世界可以凝缩为色彩。实际上,通过色彩的对比关系,他把观者的“视力”引向更深、更自由的想象疆域了!色彩绘画无疑是抽象的,而抽象,正是想象力崇拜。

也许从来就不该把东方、西方对立起来,因为东、西方艺术在精神上从来都是互渗的,只是材料和手法各异。陈若冰从东方走到西方,近些年又返回东方,并往返于东、西方之间,他的艺术探索越来越呈现出某种综合的趋向。

在西方德国,他沉静、内敛的抒情气质显然是非常独特的,他的色彩绘画容纳了更多的色彩对比关系;而在东方中国,他的艺术视野又是难得的开阔,他的艺术实践表明,他真正领悟了开放和融合。


2007年2月2日  北京